杨浦区文化馆简介
杨浦区文化馆作为区域内唯一的公益性国办文化馆,自2006年5月成立至今,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严格按照《地(市)级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的指标要求,紧紧围绕“先进文化弘扬地与品质生活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始终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基本原则,推进免费开放、深入基层辅导、开展群文活动、培育文化队伍,几年来,硬件设施明显改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品牌特色日益凸显,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曾获上海市群众文化先进集体、上海世博会 “周周演”活动优秀演出奖、第三届上海市民艺术大展突出贡献奖、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创新项目奖、杨浦区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杨浦区文化馆自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益性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文化艺术培训、设施设备使用和公共设施开放等文化服务都是实行免费或低成本收费。免费开放场地包括群星剧场、多功能报告厅、会务活动区、蔚然展厅、电子阅览室、艺术沙龙、舞蹈排练厅、非物质文化展厅、文化艺术培训教室等;免费服务项目有外来建设者子女文化艺术培训、网络知识培训。低成本收费项目包括演出服装出借、流动舞台等演出设备出借、群星剧场场地出借、文化艺术培训等。
杨浦区文化馆现有人员31名,其中党员8名;设两部一室一中心,即艺术指导部、创作调研部、办公室和艺术培训中心;建筑面积11350平方米,公益面积9118.02平方米。
杨浦区文化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化馆建设和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施免费开放、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队伍等方面形成了工作亮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立足文化亲民,深入基层辅导
杨浦区文化馆恪守“便民惠民、服务社区”的办馆宗旨,坚持免费开放,深入基层辅导,创新服务内容,优化服务品质,让杨浦市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根据社区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杨浦区文化馆设置戏曲、舞蹈、书画展览等不同的活动区域,提供较为完备的活动设施设备,为社区居民常年免费开放文化活动阵地,安排值班人员随时提供服务,并成立了合唱、舞蹈团队。目前,文化馆基本做到了戏剧沙龙天天有活动,群星剧场月月有演出,蔚然展厅、非物质文化陈列厅月月有展览。
杨浦区文化馆积极发挥指导辐射作用,开展对12个社区文化中心的业务指导,通过走访调研、制定标准、召开例会、绩效评估、评优表彰,建立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状况巡访及情况反馈通报制度等,促进社区文化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同时,拓展服务半径,提供上门服务,根据社区及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的不同需求,设立基层文化示范点15个,组织专业干部定期、定点、定任务、定工作量地下社区、企业、校园、机关单位进行艺术辅导,平均每周 9人下基层,每周每人开展辅导 8小时。
积极关注弱势群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环节。杨浦区文化馆积极为外来建设者子女开展免费的艺术培训和计算机技能培训,设置了电子琴、儿童画、合唱、书法、素描等多种教学科目,每年免费培训外来建设者子女400人次。同时,还积极开展中老年艺术培训,每年设置教学科目30余项,每年参加培训的人数约4万人次,深受外来建设者和社区居民的好评。
杨浦区文化馆与区妇联合作,设立杨浦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专门为妇女儿童这两个特殊群体提供文化教育服务,开展“杨浦开心家园”的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妇女儿童专项调解活动,举办优生优育、胎教、宝宝人生第一堂课等系列公益讲座,组织处级女退休干部“馨苑沙龙”活动和手工编织、模特表演等公益培训。
开展群文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近年来,杨浦区文化馆以迎办世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许多有品质、有影响的群文活动,通过培育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群文品牌,弘扬时代主旋律,营造和谐共融的文化氛围。
杨浦区是书画人才济济的大区,汇聚了许多知名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由杨浦发起的“杨浦、虹口、浦东、松江、南汇五区(现改为四区一县)元宵书画笔会”从1990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年,笔会包括现场创作、理论研讨、展览展示等书画交流活动,20多年来,参与元宵书画笔会的书画家达4000余人次,现场创作书画艺术作品600余幅,各区累计收藏书画作品达800余幅,受众人数近10万。
2006年10月,杨浦区又发起并在创智天地成功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届上海市民艺术大展,由杨浦区文化馆协办的大展历时五年,历经三届,已经成为全市较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品牌。在三届大展活动中,累计组织全市业余书画摄影爱好者的参赛作品约6000余件,经过评选后展出作品1650件,其中获奖作品250余件。每届大展展出时间为45天,吸引了全市大量书画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参与人数达25000人次。
由杨浦区文化馆承办的“书法家社区送春联活动”也已经有8年历史。自2008年升格以来,活动在商务区、学校、医院、高校、敬老院、社区文化中心等不同场地举办,为部队官兵、医务人员、外来建设者、劳动模范、五好家庭、世博志愿者、见义勇为英雄人物等不同人群现场创作、赠送春联作品1000余幅,参与活动人员达5000余人,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文化。该活动已被列入上海市“市民大课堂”系列活动。
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服务方式
杨浦区文化馆充分挖掘杨浦历史文脉,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06年5月区非遗分中心成立以来,在全区范围内共调查挖掘项目线索59个,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6个,区级项目16个,申报认定市级传承人6人。区非遗分中心牢牢抓住传承人这一非遗保护的核心载体,制定了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具体措施,帮助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开展“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师徒结对活动,举办长江流域七省市民歌号子交流展演,做好建筑微雕作品进世博园展出保障工作,为上海花样经传承人建立民间艺术工作室并特聘他为社区学校专职教师,邀请棕榈叶编织、竹笔逆锋倒书传承人进世博园做现场展示。建筑微雕传承人阚三喜,被评选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为了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新途径,从2007年3月起,杨浦区文化馆成立了区文化资源配置中心,启动了全区12个街镇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所属的9个专业院团结对共建活动。区政府每年投入180万元,保障各街镇与专业院团三方面的文化资源共享,即剧目资源共享、辅导员资源共享和文化讲坛资源共享,开展专业文艺演出、专业指导员社区辅导、文化专题讲座、结对共建成果展示等文化活动。共建活动打破了专业文艺机构与基层群众文艺团队之间的壁垒,促进了社区文艺团队建设,提高了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艺团队的艺术水平。“百姓艺苑”作为杨浦区在全市范围内首创的文化资源配送品牌,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重视,2009年初,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派专人到杨浦调研,市政府办公厅还专门编发了《情况专报》,向全市介绍推荐杨浦的创新举措。此项目获上海市群众文化优秀活动项目奖。